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领导班子任期工作总结
自2022年3月任职以来,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领导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守正创新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一、用“两个维护”铸魂,政治素质更加“硬”
1.旗帜鲜明讲政治
班子成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引导全体党员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年来召开30余次班子会议,充分发挥班子成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对部门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力不断提升。
2.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班子成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党小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和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班子成员通过干部网络学院,支部利用“三会一课”,科室和全体党员以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和“学习强国”为载体,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班子成员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学院党委相关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相关内容。引导全体党员坚决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相关政策,自觉做好学习、宣传和解读工作。
4.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了部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体责任,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定了实施细则、责任清单、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加强阵地建设,部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橱窗展板、宣传栏上意识形态的宣传内容排查清查,对学习讲堂、讲座内容、信息发布严格审核,对部门职工宗教信仰情况进行排查,无宗教信仰职工。
二、用“大局意识”谋划,履职能力更加“强”
1.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
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三年来,共招聘专职辅导员22人。聚焦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实际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建立辅导员培养和管理体制机制,如学生工作干部短期培训计划、辅导员专项岗位津贴发放办法等,组织12名辅导员赴校本部进行业务能力岗位锻炼,选派辅导员参加区内外各级各类培训、比赛等1250余人次;举办辅导员沙龙8期,以培训提能力,以交流促完善;完善激励考核保障措施,完成19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的年底考核工作;持续加强辅导员科研能力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立项25个院级学生工作专项思政课题,178人获“优秀班主任”称号,9人获批院级名班主任工作室。
2.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优化
努力构建“奖学金+榜样、助学金+感恩、助学贷款+诚信、社会捐助+责任、勤工助学+能力提升”的“5+5”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19余亿元,资助677500余人次;二是聚焦“助”困解忧,设立勤工助学固定岗位1300余个,坚持资助服务不断线、育人活动常态化原则,对受洪涝灾害影响家庭学生发放1.8万元临时困难补助;三年来,为40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送上“爱心大礼包”和生日蛋糕,真心真爱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智”双增,使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质
一是组建“学院-系-班级-宿舍-个体/家庭”五层结构联动工作队伍,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二是以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为契机,创新性开展“五育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全力打造出“5·25”学生心理健康月品牌,举办心理电影赏析、荧光夜跑、心理绘画工作坊、精英训练营、秋叶绘画、最美笑脸征集等180余场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多形式多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三是构建“心”体系,健全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全年通过全员普查、重点筛查、辅导约访、动态跟踪、干预反馈,完成480余人次的集中访谈评估,覆盖面达100%。
4.国防教育工作进一步突破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征兵入伍号召,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征兵工作要求,落实征兵政策,先后共有223名学生光荣入伍,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突破;二是充分发挥退伍军人的优良作风作用,成立大学生国防后备队工作机制,成立退役军人之家,与土右旗人武部、土右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了校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模式,在基地建设、学生军事训练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合作,积极推动了国防教育工作纵深发展;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区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包头市2024年青少年国防教育军事体育主题实践活动大比武活动,荣获军体拳一等奖和升旗比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国防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特色鲜明的局面。
5.公寓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
一是对20栋楼建设“社区文化长廊”,并继续完善6栋楼宇门厅及楼宇外围安全警示文化墙建设,提升学生公寓整体文化氛围感。二是完善辅导员进驻公寓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方案,并积极开展辅导员值班检查工作;三是举办十六、十七、十八届宿舍文化月系列活动,提升文化育人成效;四是建立网络式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围绕住宿安全、内务卫生、生活服务等开展日常指导和帮扶,为学生提供服务保障,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和诉求,提升服务意识和育人能力。五是完善防控一体化运行。持续改善和提升学生公寓住宿条件,做好控电管理系统的安装改造工程,保障控电智能化、远程化;开展“联动式”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持续加强学生公寓安全常态化检查,充分发挥教育、宣传和警示作用。六是抓好三方服务督查工作,完善管理、考评等机制,保障服务水平有质的提升。以“强意识、讲奉献”为导向,以“提效率、保质量”为目的,发挥公寓育人载体作用,将公寓育人融合到学生日常教育全过程,打造公寓育人新阵地。
6.“一站式”社区建设和应急急救工作进一步融合发展
一是探索“1+1+10+N”的全方位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十个工作站和N个服务单元,着力打造1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信息平台,N个多功能线下品牌社区,将学生社区打造成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校园服务基地、平安校园样板高地。结合校园整体规划,统筹线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二是以“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为宗旨,以全国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为契机,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以20栋楼为外围拓展,全面建设学院急救教育服务站、急救点,深入社区、深入楼宇,开展应急急救知识宣讲,急救操作、急救技能培训、应急救护展示活动等;三年来,举办了“做好健康责任人”,“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我的青春我做主,知爱防艾我先行”等急救知识讲座、培训共计40余次;参加全区大中小学应急救护交流展示活动荣获知识竞赛高校组一等奖。
7.众志成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班子成员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积极响应国家、自治区、教育厅以及包头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积极应对、精准施策,高质量完成疫情期间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资助帮扶、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服务等相关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为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及校园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用“纪律规矩”校正,廉政作风更加“清”
一是筑牢思想防线。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通过观看廉政教育专题片,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廉政文化进校园,引导全体党员践行清正廉洁、教书育人价值观。二是压实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三年来,共召开6次会议研究部署,签订了责任状,完善了领导班子廉政风险防控台账。三是完善防控体系。坚持“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民主集中制、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是学生工作顶层设计仍需要加强;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开辟创新的意识还不够;三是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仍比较薄弱,数目不足,质量仍需进步;四是面对AI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在学生工作与智能化数字化有机融合发展方面仍需深度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