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中国书法的“无用之用”——兼谈大学生成长的若干问题》传统文化教育讲座。讲座特邀校本部关工委霍如涛教授担任主讲,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孔繁懿、艺术设计系党总支书记郗福兵出席活动,与青年学子共赴一场笔墨与心灵的对话。

霍如涛以“时光回溯”开篇,将听众带回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写书信盛行的年代,指出书法不仅是实用技能,更承载着对文字的敬畏与文化传承。他援引胡适对大学生的寄语,警示警惕“丧失求知欲”“放弃理想追求”两种精神堕落,围绕“书法何用”展开思辨:在数字时代,书法看似“无用”,却能通过临帖专注治浮躁、创作构思启智慧、笔墨气韵养心灵,引导青年在功利之外寻找精神归处。

谈及书法的终极价值,霍如涛强调“习书如修心”,认为书法是抵御喧嚣的“心灵铠甲”,唯有在持续临习中培养静气,才能守住内心澄明,在“无用”之境中实现“大用”。
这场融艺术启蒙与成长思辨于一体的讲座,为青年学子点亮了以传统文化观照内心的灯塔,期待书法所蕴含的精神力量,陪伴新一代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积淀更多精神养分。